“一帶一路”市場的不斷拓展,帶來了互利共贏和處處商機。這是18日記者從正在廣州舉行的第124屆廣交會上了解到的。
“‘一帶一路’市場的發展,給我們帶來很多機遇。”出口LED燈具的深圳康銘盛公司國際業務總經理安玉明告訴記者,他們一方面通過加大設計、研發,打造自主品牌,大力提升產品在其傳統市場競爭力,另一方面是大力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的市場,這些市場對產品的基本功能需求比較旺盛,成熟產品正好適合其市場需求。佛山一家陶瓷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一帶一路”沿線不少發展中國家,其發展階段相當于二三十年前的中國,基建項目發展很快,這給他們這類建材企業帶來很大市場空間。
質量過硬、性價比高的“中國制造”,給眾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消費者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來自埃塞俄比亞的采購商Andres說,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傳統農業大國,小農戶特別多。他準備采購一些適用于當地的小型農業機械設備,如拖拉機、微耕機等。“廣交會上展出的小型農業機械特別適合我們國家,特別是小、散型農戶,很多價格只要約一兩百美元,能承受得起。”
記者從主辦方了解到,近年來,廣交會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采購商不斷增加。沿線國家采購商到會由2013年第114屆廣交會的7.7萬人增長至第123屆的9萬人,增幅達17.2%,占與會總人數的比重也由40.75%上升至44.54%。目前,廣交會前十大采購商來源地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占了7位,其中印度、俄羅斯等沿線新興大國到會采購商人數持續增長。中國產品深受沿線消費者的青睞,沿線國家通過廣交會每屆采購的商品金額達到96.7億美元,占廣交會出口成交總額的32.2%。
同時,廣交會大力幫助沿線國家擴大對中國出口和拓展全球市場。每屆廣交會均有超過300家“一帶一路”沿線企業參展,展出面積占進口展總面積的近六成,5年來累計吸引近3200家次企業參展,參展國家和地區數超過3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