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投洽會”)9月8日在福建廈門開幕,超過110個國家和地區的逾12萬名客商參會。來自投洽會的信息顯示,“一帶一路”正成為全球投資新機遇。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本屆投洽會以“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一帶一路’,促進雙向投資”為主題,展覽面積達13萬平方米。
作為本屆投洽會主賓國,捷克在會展中心現場設有500平方米展位。展館現場熱鬧非凡,有人在欣賞斯柯達公司的新款汽車,有人在品嘗捷克特色啤酒,還有人在鑒賞以捷克水晶為原料制作的各類裝飾品。
“過去五年里,捷克對中國出口增長了70%。我們預計未來增長態勢會進一步加強。”捷克眾議院經濟委員會主任拉迪姆·菲亞拉在當天舉行的2018國際投資論壇上表示,捷克非常重視“一帶一路”倡議,希望借此進一步擴大中歐之間的貿易投資往來,互利共贏。
本屆投洽會上,2000平方米的“海絲”國家館吸引了包括東盟10國在內的2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展,聯合國工發組織也設立6個展位,展示“海絲”國家綠色工業合作方面內容。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我們見證了它從點到線到片的變化過程,沿線國家都主動嘗試融入,特別對中小國家來說,這是一次共享發展的機遇。”馬來西亞廈門總商會總會長鄭培植說。
作為連續參加了20屆投洽會的“忠實粉絲”,鄭培植說,2014年投洽會設立了馬來西亞國家館,之后設立了東盟國家館,今年則是“海絲”國家館,范圍更大,影響更好。“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投洽會已是‘走出去’與‘引進來’融合的絕佳平臺。”
本屆投洽會還將為主賓國捷克、主賓省云南、“海絲”沿線國家等組織專場投資說明會及項目對接會,包括“福建—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經貿合作對接會”、“一帶一路”僑資項目對接會、“海絲”國家專場信息發布對接會、“海絲”科技論壇暨項目對接會等。
“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15周年,又是中國—東盟創新年。我們可以在數字經濟、電子商務、智慧城市等領域拓展合作。”東盟秘書處秘書長林玉輝說,中國是東盟僅次于歐盟和日本的第三大外商投資來源地,也是東盟的重要貿易伙伴。“一帶一路”倡議受東盟國家歡迎,可以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更好對接。
在2018國際投資論壇上,毛里塔尼亞總統穆罕默德·烏爾德·阿卜杜勒·阿齊茲熱情邀請更多中國投資者到毛里塔尼亞投資。他說,“毛里塔尼亞擁有無窮的投資商機,特別是在漁業、農業、農產品加工業、能源產業以及旅游業等方面,這使得我們能夠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事實上,中國和毛里塔尼亞的合作早已開始。2010年前后,福建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平勇等人,到非洲考察漁業資源,最后選擇了毛里塔尼亞的沿海城市努瓦迪布開展合作。目前,宏東漁業順利獲批捕撈許可船只169艘,獲批年捕撈總量10萬噸,已發展成為當地最大的漁業企業。
“我們到非洲創業,不僅為了公司發展,更重要的是帶領當地百姓一起成長。”蘭平勇說。
20多年來,投洽會致力于打造雙向投資促進、權威信息發布和投資趨勢研討三大平臺,已發展成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投資盛會之一,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國雙向投資的發展,不僅促進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也對世界經濟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商務部將進一步推動降低外資準入門檻,擴大吸收外資;持續優化投資環境,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同時,我們將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定不移地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推動雙向投資協調有序發展。
據王受文介紹,截至7月底,中國累計吸收外資約2.09萬億美元,外資為中國貢獻了1/10的城鎮就業、1/5的財政收入和近一半的進出口額。中國對外投資累計達1.88萬億美元,其中,近5年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累計達807.35億美元。
今年的特色館“海絲”國家館
非洲展臺
菲律賓廈門聯誼會會長周宗典接受記者采訪
作為“投洽會”會的重要環節,會議期間舉行的2018國際投資論壇
展會現場互動熱洽
展會現場
展臺產品形式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