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見聞
8月25日,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哈薩克斯坦客商正在購物。 甄世新 攝
9月12日上午12時,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辦證大廳門前,商販來建明站在長長的隊伍邊,開始了他今天的生意,僅10分鐘便售出12個手工冰激凌。“一個冰激凌五元錢,旺季每天至少能賣出兩三百個。”來建明說。
來辦證的大多是進入合作中心的游客。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是世界第一個跨境自由貿易區,商戶和游客享受著免、退稅等諸多優惠政策。中國公民只需持有效證件到辦證大廳辦理一張出入境通行證,無需簽證,15秒即可通過聯檢大廳驗放通道,進入總面積為5.28平方公里的合作中心區域。
“世界公園”的色彩
“今年辦證人數明顯高于去年,僅7月就同比增長了9萬人,旺季平均一天辦理出入境通行證可達5000多頁,8月中旬每天更是達到了6000多頁。”辦證處業務受理員朱小琪告訴記者。
得益于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霍爾果斯,這座古絲綢之路上的千年驛站、百年口岸,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中優勢日益突出,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窗口。俄羅斯、烏克蘭、德國、哈薩克斯坦……越來越多的中外客商東來西至,匯聚于此,來來往往的各國公民,讓這里展現著“世界公園”的色彩。
霍爾果斯中科國際貿易中心四樓的床品批發區是人流量最多的區域,也是具有明顯異域特征的外國采購商最集中之地。由于哈方每人每日僅有1500歐元的免稅額度,他們大多三五成群,以便采購更多商品。
在合作中心中方區域內,哈方設有一個客車停車站,哈國大巴每15分鐘發車一次,供來自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客商擺渡。只要空車一到,很快就會被拎著大包小包的客商們坐滿。哈方郵政部門在中方區域還設有4個物流轉運點,方便大宗物品采購商把貨品寄回。
據哈方物流轉運點負責人卡納提·卡德羅維其介紹,每天有5噸至6噸的貨物通過物流公司郵寄到哈薩克斯坦,其中最多的是紡織品、日用百貨等。
品牌云集的“誘惑”
對游客來說,免稅店是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在合作中心內的聚豐韓國名品免稅店,湖南游客易永紅的購物籃里裝滿了香水、面膜、水乳等化妝品。“聽說我要去新疆旅游,一個朋友就推薦我來合作中心,說這里的免稅店種類特別齊全,價格相當優惠。這些東西有給我自己買的,也有幫朋友帶的。”易永紅說。
截至目前,以中免集團、香港光輝集團等為代表,合作中心入駐并投入運營的免稅店達75家,銷售著近千種商品。隨著中免大廈等30多個總投資300億元的重點項目入駐,合作中心已成為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免稅購物區。目前,中方區域總貿易額已超過200億元。
“近年來,哈方入出合作中心人員數量也在不斷上漲,旺季每天入出合作中心人員最高可達到2.5萬人次。”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辦公室副主任劉學艷告訴記者,2016年,哈方入出合作中心人數為67.10萬人次,2017年迅速飆升至113萬人次。各國客商們源源不斷地云集在這里,吸引他們的是中國強大的商品供應能力。
用抽空機把貨品壓縮抽空成方塊狀,再用膠帶纏繞緊實,溫州商人王統武正熟練地為哈薩克斯坦采購商加納爾的貨物打包。在抽空機的轟鳴聲和膠帶纏繞聲中,店門口4輛拖車上的貨品已堆得滿滿當當,王統武也汗流浹背。“我們用的封箱膠帶一卷厚度是2.5厘米,可以封五六個包裹,一件有24卷,最多的時候一天能用10件。”王統武說。
加納爾來自哈薩克斯坦加爾坎特市,經營著一家床上用品店。“我每月來霍爾果斯進貨一次,這里的商品物美價廉,在哈薩克斯坦十分暢銷。”加納爾說。
絲路新城的雛形
公交車、出租車、商貿城、美食城、寫字樓、文化城、酒店、會展中心……合作中心已初步顯現一個絲路新城的雛形。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五周年來,霍爾果斯緊緊抓住新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發展機遇,將區位、政策、市場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不斷加快著發展腳步。英國廣播公司記者把霍爾果斯比喻成“新深圳”,認為其有“巨大經濟潛力”。
2017年,熱阿萬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市看到了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的廣告,幾番考察后,便和朋友一起來到此處創業。憑著在中方區域內開設的餐館和紅酒生意,他每天平均可賺3000元人民幣。
人們品嘗完熱阿萬的美食,通過合作中心連接通道,跨越紅藍線,便可進入哈方境內。哈方區域首個項目,由上海易鼎投資有限公司霍爾果斯分公司投資建設的金雕中央廣場一期已投入使用,幾大國際免稅店和中亞五國特色商品等國際化品牌云集,由中方、哈方經營的商鋪有50多家。
該公司總經理季鋼介紹,金雕中央廣場作為哈方區域第一個項目,受到了各方重視,除哈方外,俄羅斯、德國、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國商業代表團均來考察過,要在這里展銷他們的商品。
2012年正式封關運營以來,借著“一帶一路”的東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已逐漸發展為集商貿洽談、商品展示銷售、倉儲運輸、金融服務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綜合貿易區,人流、物流、資金流在其中可以無障礙跨境流動。這片5.28平方公里的土地,已成為全疆乃至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