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產品信息免費發布推廣!

“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方案解讀

2018-07-24 20:47:19瀏覽:273來源:夜上海論壇網   

上海市政府新聞辦7月11日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周波常務副市長介紹并解讀了《上海市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舉措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相關情況。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市經信委副主任黃甌、市商務委副主任申衛華、市工商局副局長阮力、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芮文彪、市金融辦副主任李軍和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兆杰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

近期,上海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上海市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舉措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簡稱“上海擴大開放100條”。

一、“上海擴大開放100條”的出臺背景和總體考慮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向外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趨于復雜多變,不穩定、不確定性加大;對內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現實需求將長期存在。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做出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開啟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策部署。開放是上海最大的優勢。在新的起點上,上海將堅定不移貫徹中央部署,擴大對外開放,不斷創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上海擴大開放100條”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解放思想、勇于擔當、敢為人先,堅持服務國家戰略,發揮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概括起來,行動方案的制定主要是出于3方面考慮:

1、落實中央新部署,當好改革開放排頭兵。上海把加快落實國家擴大開放重大舉措,作為上海改革開放再出發、深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加快推進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航運、貿易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動形成重點突出、結構合理、安全高效、競爭包容的對外開放新局面,以高水平開放的主動贏得高質量發展的主動,切實擔負起中央賦予上海的“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的重任。

2、發揮上海優勢條件,服務國家戰略。原則上,對國家統一實施的開放政策,爭取率先落地項目。對國家統一部署的開放安排,爭取先行一步試點。對國家沒有條件全面鋪開但有戰略需要的開放項目,主動爭取在滬實施并服務全國。對國家還在探索研究中的開放舉措,主動爭取壓力測試。同時,加快補上具體開放領域的短板弱項。目前的100條開放舉措中,有34條需進一步爭取國家支持,占全部改革舉措的1/3,體現了上海對外開放的勇氣和決心。

3、加強與“五個中心”建設互促共進,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把打造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新高地,提升“五個中心”服務能級,作為提升經濟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點任務,對標頂級、創造一流,重點聚焦有較強比較優勢、經濟帶動輻射能力大的領域,進一步聚集、培育和優化資源配置,既鞏固提升已有的核心功能,又通過開放引進了低成本資金、高科技技術、先進管理經驗和高層次人才,積極打造新的核心優勢,讓企業能夠借助上海的網絡和通道,有效利用國內外的市場和資源,參與全球價值的競爭和分配,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核心競爭力。

二、“上海擴大開放100條”的主要內容和特色亮點

行動方案聚焦金融業開放合作、構筑更加開放的產業體系、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高地、打造進口促進新平臺、創造一流營商環境等5個方面,提出100條開放舉措。

1、以更大力度開放合作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包括32條具體措施,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對國家宣布的開放措施作了具體展開。比如“取消在滬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支持外國銀行在滬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二是對部分開放部署,提出先行先試。比如,對國家明確的三年后不再對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設限,表述為“爭取3年內取消外資人身險公司持股比例限制”。三是突出上海的市場優勢和功能特色。包括金融要素市場和自由貿易賬戶等優勢。比如,“支持境外企業和投資者參與上海證券市場,修改完善發行上市等規則”等。

2、構筑更加開放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產業體系。包括17條具體措施,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體現上海開放的先發優勢。比如,“爭取外資新能源汽車項目落地”,“按照國家部署加快取消汽車行業外資股比限制以及整車廠合資數量等的限制”。二是體現上海服務業多層次開放優勢。提出了投資性公司、培訓機構、增值電信、工程設計、法律服務、人才中介、國際運輸等領域的開放舉措。三是體現國際產業發展的新趨勢。重點探索國內需要的重點技術領域維修和再制造,以及保稅維修監管新模式等。

3、建設開放共享、內外聯動的高標準知識產權保護高地。包括15條具體措施,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提高知識產權保護的有效性,比如“統一犯罪認定標準,加強知識產權刑事自訴案件審判”,開展“清風”、“龍騰”等專項行動等。二是強化知識產權海外維權能力,比如建設國際貿易知識產權海外維權基地,設立商標海外維權保護辦公室等。三是提升知識產權服務功能,比如加強商標馬德里國際注冊窗口服務能力、建成中國(上海)自貿區版權服務中心等。

4、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的進口促進新平臺。包括26條具體措施,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在服務國家戰略中爭取先行先試。利用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契機,推動海關事務擔保方式創新、保稅展示展銷常態化運行等。二是體現上海口岸貿易特色和優勢,集中在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等進口,以及寶玉石交易、跨境電商等領域。三是協同推進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便利化。結合跨境貿易營商環境改革,提出了“通關+物流”功能,完善啟運港退稅,以及支持研發的貿易便利化等舉措。在服務貿易方面提出了融資租賃異地委托監管等政策。

5、創造一流的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包括10條具體措施,重點突出上海在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審批服務“一網通辦”、“證照分離”等營商環境改革領域的特色,深化推進營商環境改革專項行動。

“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是行動方案,而不是實施意見,在制定中重點突出“實”字,一是突出國家擴大開放的4方面重要舉措在上海都有具體的載體支撐,二是突出上海開放型經濟基礎較好、國際關注度較高的優勢,在開放中探索創新突破,探索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總體來看,行動方案體現了三個亮點:

1、構建對內、對外開放的大格局。首先,行動方案強調對內對外一視同仁的開放,歡迎外資來,民營資本同樣歡迎。其次,開放不只是產業領域的開放,而是在新起點上全方位的擴大開放,不僅是硬件上開放,更是在軟環境上對外開放。

2、既對增量開放,也對存量開放。一方面積極鼓勵引進更多高質量的外資,另一方面鼓勵存量企業積極引進外國投資者,提高外資股比,推動現有的資本市場引進外國投資者。

3、既是具體開放,也是系統開放。方案突出可落地性、可操作性,據初步研究統計,行動方案的100條開放舉措中,90%以上可以在年內實施。五個方面的開放任務和領域,每個部分都有開放的目標。能夠細化政策舉措的寫實,以利于實施;已經開放并需要進一步推進的事項,如總部企業、外資研發機構等,繼續如常推進,不再單獨表述;同時明確進一步開放的路線圖和時間表,系統地開放。

三、“上海擴大開放100條”的保障措施

“上海擴大開放100條”將按照中央部署推進落實,不涉及中央事權的地方事項自發布之日起立即啟動,原則上大部分爭取今年三季度落地。為此,明確了三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建立市領導牽頭推進的工作機制。行動方案的5個方面,都明確了分管領導牽頭推進、部門協同的工作機制,將主動爭取國家部門的支持,抓緊抓早,成熟一項、推出一項、落實一項,確保高質量落地,發揮擴大開放的最大效益。

二是結合上海特色加強開放載體建設。按照中央要求,鼓勵自貿試驗區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開拓,高質量加快落實各項開放舉措,做好開放與改革的系統集成。同時,支持各區結合區域條件和上海品牌建設,在重點領域深化開放,打造特色標識,形成“一區一品”布局,發揮集聚效應。

三是加強政策扶持。聚焦擴大開放重點任務和重點項目,統籌運用好規劃、財政、人才等各類支持政策,為開放型經濟發展和各項開放舉措落地提供有力支撐。

“上海擴大開放100條”是本市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工作指南,是向全市各行各業作出的總動員。行動方案發布后,各級政府部門將共同努力,全面抓好推進落實,打響上海開放的特色品牌。


(編輯:大師兄)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免責聲明
本文系用戶自行發布或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