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產品信息免費發布推廣!

阿里大進口計劃將催生全球貿易新生態

2018-11-16 16:11:34瀏覽:217來源:夜上海論壇網   

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宣布了阿里未來五年的大進口計劃——阿里將集合數字經濟體的力量,在未來五年實現全球2000億美金的進口額。阿里在進口上的決心和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世界各國和全球品牌對中國大進口戰略的基本心態。全球品牌期待中國新一輪全面對外開放帶來的歷史機遇和時代商機。

從“賣賣賣"到"買買買",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實現華麗轉身。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是歷史性標志。

這一計劃將覆蓋旗下天貓、天貓國際、B2B、盒馬、云象、銀泰、大潤發、零售通等阿里數字經濟體各業務,涉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多個特色進口品類。

此事值得深入觀察和分析。不僅因為阿里的進口計劃數額空前巨大,更因為阿里是中國全球化程度頂尖的高科技和商業巨頭。阿里在進口上的決心和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能折射出世界各國和全球品牌對中國大進口戰略的基本心態。

由此判斷,國際社會普遍看好中國的大進口戰略,全球品牌期待中國新一輪全面對外開放帶來的歷史機遇和時代商機。

經過四十年改革開放,中國正從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變,從應用性創新到原創性創新轉變。進口博覽會是全球貿易領域的創新,標志著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從出口、引進投資(FDI)和消費,向創新、進口和對外投資轉變。

中國“不追求貿易順差”的政治表態,表明中國是一個負責任大國,與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形成鮮明對比。“大進口戰略”正是中國在“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思潮中為世界提交的一份促進全球普惠貿易和數字增長的中國方案,是大國責任和擔當的體現。

同樣,阿里率先響應進博會號召,推出大進口計劃,是一種家國情懷和世界擔當的體現。我相信,在國家的大進口戰略的帶動下,將會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共同推進構建普惠全球的開放型世界經濟。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國家的大進口戰略,實際上是充分把握新時代主要矛盾,引領新一輪改革開放。對企業來說,積極擁抱大進口戰略,最終將惠及國內百姓消費升級,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更美好,同時也能推動中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無論是進博會,還是阿里的大進口計劃,都不僅是進口商品,還是進口設計、生產、消費的新理念,契合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主題。同時,國家的大進口戰略和企業的大進口計劃相互協同共振,必將倒逼中國企業創新、消費創新和發展創新,掀起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的新篇章。

世界經濟的循環正從傳統的“中心-外圍”式單一循環,變成以中國為樞紐點的“雙環流”體系。其中一個環流位于中國與發達國家或地區之間,主要是北美經濟體和西歐經濟體等;另一個環流存在于中國和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或地區之間。

一方面,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形成了以產業分工、貿易、投資、資本間接流動為載體的循環體系;另一方面,中國又與亞非拉發展中國家之間形成以貿易、直接投資為載體的循環體系。

國家出臺“大進口戰略”的背后,是中國在通過融入全球價值鏈,重新構建雙環流價值體系。這不是要放棄已具有的國際市場份額和需求,而是要由中國依賴發達國家轉化為發展中國家通過中國融入全球價值鏈,讓他們有機會拓展市場范圍和需求,提高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

而阿里在國際貿易領域搭建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和數字商業基礎設施平臺可以為全球年輕人和中小企業搭建一個自由、普惠的新型全球貿易生態。對阿里來說,推出大進口計劃,不是簡單地響應政府號召,而是在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下,從挑戰中看到了新全球化的歷史機會。這是中國企業的機會,也是中國的機會,更是世界的機會。比2000億美元進口額更重要的是,如何幫助全世界的企業和商家利用數字化方式進入新的市場,運營新的市場和消費者,完成銷售模式和供應鏈創新。

未來,中國有望通過更多像阿里這樣的優秀企業,鼓勵其運用數字商業操作系統,科技的手段和創新的商業模式,創造出全新的基于數字時代的全球貿易新生態,進而促進全球貿易更加健康、良性地發展。


(編輯:大師兄)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免責聲明
本文系用戶自行發布或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