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產品信息免費發布推廣!

南疆:絲路上車輪滾滾,最牛的輪胎商竟然是他.......

2018-08-25 10:07:50瀏覽:357來源:陜西日報   


“一開始來新疆打拼,確實是因為家里實在太窮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看不到出路。當時有個老鄉叔叔在新疆打工,我就跟著一起來打拼了。起初的愿望很單純,就是希望能賺些錢把老家房子蓋好,給我哥哥以及我自己攢夠娶媳婦的本錢。”陳海群毫不掩飾最初來的夢想。“但是我真的沒能想到會有如今這樣的事業。若要問我是怎么做到的,我覺得還是憑靠那句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要講誠信能打拼。”


陳海群參加輪胎經銷大會


8月19日晚,陜西日報“絲路行”采訪團采訪了本期“逐夢絲路陜西人”的主人翁陳海群。陳海群,1981年出生于陜西省寶雞市岐山縣蒲村鎮楊家莊。家里兄弟姐妹3人,他排行老二。為了改變生活的窘境,1997年沒上完初三的陳海群就跟著一位老鄉叔叔來新疆打工,學習輪胎修補手藝。

頭兩年陳海群在新疆達坂城打工,第一個月工資才160元。“那時的日子確實清苦,因為店里包吃包住,前三個月除了花8元錢買了幾雙襪子,其他的錢我都攢著舍不得花。”

由于年紀輕、手腳快、好學習,陳海群的手藝水平提升得很快。經省吃儉用,他慢慢地攢了一些錢。1998年5月,懷揣著節省下來的4000元,陳海群來到了南疆第一大城市庫爾勒尋找發展機會。最終在庫爾勒火車北站附近看中了一間小店面,該店處在交通要道314國道附近,來往的車輛較多。他信心滿滿地花了3600元租了一年店面,兜里僅剩400元錢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小店開張后一個星期都沒有生意,我只能每天啃饃喝涼水苦苦堅持。現在我都清楚地記得在開張一周后的某個凌晨,一輛本地的‘油罐車’來到店里修輪胎、換內胎,這是我的第一單生意,那天夜晚總共修了4輛車,賺了280元,可把我樂壞了,第二天我就買了油、面、青菜犒勞自己吃了頓飽飯。”談起那段清苦拼搏的日子,陳海群感慨萬千。


慢慢地陳海群的生意有了起色,每月的收入和利潤逐步增長,在1999年開了第一家分店,到了2001年開了第五家分店。但是由于擴張太快、經營不善,2001年之前賺的錢基本賠完了,一切又得從零開始。  

“當時根本沒有時間去懊惱、難過,生活還得繼續,只能重整旗鼓重新出發。我本人心態很好,而且那時年齡也不大,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嘛。”在變賣了5家店以后,陳海群只身一人來到庫爾勒鐵路碎石場打工,主要還是補輪胎、焊電焊。當了5個月的“打工仔”之后,陳海群揣著辛苦積攢下來的7000元來到庫爾勒華凌市場,這是當時南疆最大的建材綜合批發市場,他租了一間不到40平方米的房間又當起了“小老板”。那時店里就陳海群一個人,但是生意依然是平平淡淡,沒啥起色。

窮則變,變則通。陳海群沒有向命運低頭,他把華凌市場的那家店交給一朋友打理后,自己又來到一高速路旁租了一間不到20平方米的店面修理輪胎。靠著這股韌勁干了一年多,賺了2萬多元。


如今陳海群的辦公室寬敞明亮


2003年,庫爾勒華凌市場的生意慢慢有了起色,陳海群重新搬回市場打拼。2005年賺了15萬元,初步品嘗到創業甜頭的陳海群一口氣花了12萬元租了華凌市場地理位置較好的6間房,經營面積達到了300多平方米,剩下的3萬元主要買了設備。由于手藝好、講誠信,陳海群的生意越做越大。

2006年陳海群有了人生中第一個獨家代理的輪胎品牌,開始正式銷售輪胎,那一年他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然而他并沒有沾沾自喜,很多活還是親自上陣。陳海群感言道:“我的手指、腳趾的指甲蓋沒有一個是‘原裝’的,被輪胎砸爛夾翻是常有的事。最忙的時候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足4個小時。”

2008年,一位略胖的來自吉爾吉斯斯坦的中年男子帶著一名翻譯專程來到庫爾勒找到陳海群商談合作。經詢問,對方是當地一名汽車配件經銷商,因為中亞五國沒有輪胎廠商,所以該名外籍男子走出國門經過多方打聽專門找上門來購買輪胎。“這是我的第一單外貿生意,大約賺了1萬多元。”想起當時的情景,陳海群樂了。

如今,陳海群已經有了8個品牌的輪胎獨家代理,是南疆地區第一大輪胎經銷商,并成立了巴州萬和中策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擔任總經理。

“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本著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沿線國家和地區共享各類資源,助推開放發展。如今中亞五國的很多商人主動過來洽談生意,我們也主動走出國門考察尋找合作商機。目前巴州萬和中策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正與吉爾吉斯坦客商洽談輪胎出口貿易事宜,達成了銷售1000多條價值100多萬的卡車輪胎。并且準備到土耳其考察市場,計劃將輪胎賣到土耳其。”

據了解,隨著絲路沿線國家、地區經貿往來越來越密切,如今巴州萬和中策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往國外售賣輪胎的銷售額每年以30%的速度增長。“我們已經成為南疆地區首屈一指的輪胎銷售公司,拉動陜西籍就業家庭達400余戶。公司每年銷售額總量以35%的速度遞增。”陳海群介紹到。

在新疆創業的20多年,陳海群見證了時代偉大的變遷,同時致富也不忘本,如今公司所有員工都是來自陜西的,同時他經常資助困難鄉黨擺脫貧困。“‘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讓陜西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記得第一次回老家,路變寬了,樓變高了,我差點都找不著家了。現在我也在陜西尋找發展的商機,希望能用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為家鄉發展作貢獻。”


(編輯:大師兄)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免責聲明
本文系用戶自行發布或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