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補償器廠家間信息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在上世紀90年代,由于行業間信息和技術交流的渠道不通暢,故水電行業遲遲至1997年才有第一批補償器投入運行(河北桃林口水電站)。1999年,成勘院在姚河壩水電站引水壓力鋼管設計中首次采用補償器。有了首次成功的經驗后,該院通常會把補償器作為壓力鋼管首選的補償方案,并在此后的水電建設項目中大力推廣,成勘院也因此成為我國在水電建設中應用補償器項目最多、技術最成熟、經驗最豐富的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大院。
近十年來,隨著現代通訊事業的發展和互聯網的不斷普及,行業間信息和技術交流的屏障已大大縮小。但所謂“隔行如隔山”,補償器因其很強的專業性,在水電行業的推廣并不像理想中那樣迅速。
時至今日,仍有不少擬建或在建的水電站還在沿用傳統的套筒伸縮節作為引水壓力鋼管的位移?償。根據了解,這些項目未采用補償器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電站的業主和設計方不了解補償器的特性,因而對如何應用及運行后的安全可靠性有一定的疑慮。
因此,加強補償器行業和水利水電行業間的信息和技術交流,是日前非常迫切的一項重要任務。
來源://www.xkgd.com/